编者的话: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8月初窜访我国台湾地区引发的中美联络和台海形势严峻仍在继续发酵。日前,《环球时报》记者别离采访了两位我国前驻美国大使李道豫、周文重,以及我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苏格和我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他们别离从交际事情亲历者以及资深专家学者的视角,报导重大问题的前史经纬,复原前史时间的实在相貌,分析此次台海形势升温的深层次影响。《环球时报》访谈实录拟分两期刊发对这几位人士的专访,请他们回忆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比武,以及为一个我国准则拨乱反正。今日刊发的是对李道豫、周文重两位前驻美国大使的访谈部分。
李道豫:美国“以台制华”十分风险
环球时报:您1993年到1998年担任驻美国大使期间,参加处理过的最尖利的一场涉台奋斗是1995年时任我国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窜访美国。其时美国为什么约请李登辉访美,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李登辉此访?
李道豫:李登辉访美的布景有几个:一是国际形势产生很大改动。产生苏联崩溃、东欧剧变后,美国以为“我国在中美苏大三角联络中的重要性下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可以坚持多久是成问题的”,两党大都政客都穴道对华强硬。二是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明里仍是重申一个我国方针,暗里则酝酿提高美台联络,借此打听咱们的底线。台当局以为不管从国际形势仍是克林顿政府的方针来看,提高与美国联络的时机已到。三是李登辉1996年面对盘查,需求美国揭露支撑鼓劲。李登辉用金钱开道,要点做美国国会作业,经过国会给政府施压。四是克林顿政府在1994年秋的中期盘查中失利,亟须撮合右派实力和亲台实力,寻求支撑。
环球时报:李登辉访美前前后后,咱们是表达同美方坚决奋斗的?采纳了哪些反制办法?
李道豫:在李登辉访美前咱们实际上打了差不多近半年的前哨战。由于李访美不是一个孤立的举动,而是美台之间为开展联络进行的一系列互动中最激烈的部分。1994年5月,李登辉搞“休假交际”,到夏威夷过境,美方规则他不能出机场,也没组织什么人去见他。这是一次打听。
我国前驻美国大使李道豫 材料图
针对李登辉窜美,中方坚决同美方奋斗。我再三去找美国政府交涉。1995年5月19日,美方一名参议员透露了美方决议让李访美的音讯后,我立刻打电话问美国务院、问白宫,他们都不接电话。美国副国务卿塔诺夫拖到下午给我回了一个电话,供认了这个音讯,又讲了一通“这不会改动中美联络”如此。5月2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决议答应李登辉于当年6月的榜首周到美,进行所谓“非官方的、私家的拜访”,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美方正式宣告后,中方表达了对立,并采纳一系列反制办法,一切副部级以上高层拜访都严厉了。
1995年6月7日,李登辉窜访美国。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写信给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解说,咱们没理睬。咱们把握的李登辉在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去交涉,比方要求机场不挂旗、州长不会见等等。8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紧迫约见我,现场还特意组织记者照相以烘托气氛。咱们两个都绷着脸。他说,“今日李登辉到了康奈尔,这是一次‘非官方’的、‘私家性质’的拜访,美国官员不见他,我也不见他,这不改动中美联络性质,美方依然履行一个我国方针”。我严肃指出美国赞同李登辉窜访美国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严峻破坏中美联络根底。我说,“李登辉访美的性质是掩盖不了的,这便是美国政府的过错,应该当即停止他的拜访”。克林顿总统说,他要派塔诺夫副国务卿赴华,去做进一步解说。我未予置理。
环绕李登辉窜访美国,国内拟定了十几条反制办法,抒发召回大使述职、推延汪辜商洽以及军事反制等等。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咱们在福建滨海和台湾岛周围进行导弹和军事演习,这两项办法轰动最大。中方召回驻美大使述职的做法是十分稀有的,对美方轰动十分大。后来中方对美国驻华大使提名也卡了一段时间。经过这场奋斗,克林顿政府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应该讲,李登辉窜访美国之后,美方也作出拭目而待,对台湾政要进行各种约束,再一次标明“三不”情绪,即美国不支撑台湾“独立”,不支撑“两个我国”“一中一台”,不支撑台湾参加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美方还标明对我国施行触摸方针,不是遏止方针。
环球时报:我国政府对1995年李登辉窜访美国和第三次台海危机的处理,对咱们今日应对台海形势有哪些启示?
李道豫:榜首,台湾问题关乎我国的中心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咱们寸步不让。当年咱们反制的决计和举动大大轰动了美国,今日咱们国力愈加强壮了,美方“以台制华”的图谋愈加不能达到目的。第二,美国“以台制华”十分风险。佩洛西窜台和李登辉窜美相同,美方作为寻衅方和始作俑者,在一个我国方针上反复无常、言而无信。美方绝不能置中美联络与台海超逸安稳于不管,在过错和风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三,国际社会的民心向背清楚明了。170多个国家发声支撑我国偃蹇困穷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重申坚决奉行一个我国准则,斥责佩洛西的寻衅行径,这说明我国完成彻底统一是深得人心,这个前史趋势不行阻遏。
周文重:美对台军售背面有多重战略考虑
环球时报:您2005年到2010年出任我国驻美大使。您能否从前史视点谈一谈美对台军售问题?
周文重:美对台军售一直是中美联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978年,卡特政府决议同我国建交,两边在对台军售问题上的商洽一度堕入僵局,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决议不能让对台军售问题阻碍中美建交,决断决定签署建交公报。
不久以后,卡特出于其内政交际需求于1979年4月签署了所谓的“与台湾联络法”,该法案决议向台供给“防御性”兵器,直到台湾问题最终处理。这部美国的国内法成为美对台军售的“法令”根据,严峻干与了我国内政,我国政府是不供认的。
我国前驻美国大使周文重 材料图
1981年里根担任总统后,中美环绕对台军售问题打开艰苦商洽,次年签署“八·一七公报”。美国在公报中许诺“不寻求履行一项长时间向台湾出售兵器的方针……逐渐削减对台湾的兵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终的处理”。“八·一七公报”是中美为了处理美国对台售武问题而签署的。
但是,美方并没有信守许诺,“八·一七公报”签署40年来,美对台军售总额高达700多亿美元。拜登政府嘴上向中方许诺“四纷歧无意”(不寻求打“新暗斗”、不寻求改动我国体系、不寻求经过强化同盟联络对立我国、不支撑“台湾独立”、无意同我国产生冲突),但举动上各走各路,到本年7月现已5次对台售武,总额近12亿美元。美国国防安全协作署9月2日又宣告3批总价值约11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
从前史上这么一看,美方卖了这么多兵器给台湾,咱们不由要问,它是诚心期望台海超逸安稳吗?它是诚心期望台湾问题超逸处理吗?我以为,美方才是台海超逸安稳现状的实在破坏者。
环球时报:您以为美对台军售背面的实在目的是什么?
周文重:首要,我以为美方仍是出于“以台制华”战略的考虑,这是台海形势严峻的本源,对台出售兵器则是一个重要手法。美方过错地以为保持两岸别离局势契合其长时间战略利益,所以不断打“台湾牌”,助台以武力抗衡大陆,目的阻遏我国统一大业,迟滞中华民族巨大复兴进程。
第二,美方必须保持在台军事存在。中美建交前,台实际上是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中美建交后,美不甘心从台撤军,失掉这个“不沉的航空母舰”,所以继续经过对台军售、帮忙台军练习、共享情报等方法变相在台强化军事布置,将台变为围堵大陆的前哨。
第三,一些政客打“我国牌”。比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在康复经济、医疗变革等国内议程上发展不顺,又遭到伊核、朝核、阿富汗战役等外部问题影响,再加上为了中期盘查需求,便拿我国问题说事。
第四,美国内一些实力在暗地推进。美军工复合体这个利益集团与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竭尽全力推进对台军售,这些军火商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美国国会也是一个消极因素,美议员中意识形态颜色激烈、持反华亲台情绪的不在少数,出台了不少涉台法案,起了一些欠好的效果。
环球时报:中方是表达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同美方坚决奋斗的?能否结合您担任驻美大使时的阅历介绍一下?
周文重:美方每次宣告对台军售,中方都会榜首时间进行交涉并采纳一系列反制办法。在我任驻美大使期间,中方曾环绕美对台军售问题同美方屡次比武。其中有两次大的奋斗。一次是2008年10月,布什政府宣告售台价值64.63亿美元的兵器,我国随即取消了两军高层互访、水兵军舰互访,无限期推延两边就大规模杀伤性兵器分散商洽,并回绝参加由美国组织的伊朗核问题六国电话会议。
第2次是2010年1月,奥巴马政府宣告售台总价值达63.92亿美元的兵器项目,我国随即推延了中美副外长级战略安全、军控与防分散商量,并对参加售台兵器的美国军工企业施行相关制裁,这是咱们初次揭露宣告制裁美军工企业。
在前方,咱们的作业目标抒发美国的政府官员、议员、前政要以及企业界人士,向他们说明对台军售的损害,标明中方的情绪,我还使用外出讲演时机直接做美国大众的作业。咱们要看到,美国政府和国会中不乏对华友好人士,比方众议院美中作业小组的议员,他们可以从中美联络的霹雳战动身理性地考虑问题,推进中美联络不断前进。一起,咱们期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可以客观理性地看待中美联络。
(来历:环球网)